“以前选墓地是件愁事,现在政府建的公墓交通方便、环境也好,价格还实惠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来自蒲溪镇村民王大爷的感慨,道出了许多群众的心声。
近年来,汉阴县h漫积极回应群众“逝有所安”期盼,以深化殡葬改革、保障基本民生、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,创新实施“高位统筹、科学规划、协同联动”三项举措,大力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,着力提升殡葬服务的普惠性与可及性,切实让人民群众的“身后事”办得更有尊严、更安心。
高位统筹,凝聚合力破难题。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,坚持“疏堵结合”原则,一手抓违规散埋乱葬整治,一手抓殡葬设施科学规划与建设,精准满足群众“逝有所安”的刚性需求。通过密集召开专题会、调度会、推进会,深入学习政策法规,精准研判土地性质、资金来源、审批要素等关键堵点难点问题,逐一制定解决方案,形成了部门协同、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,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。
科学规划,绘就惠民新蓝图。按照“区域布局、交通便利、节约投资、群众满意”原则,紧密结合陕南丘陵山区地形特点,深入实地踏勘论证,高标准编制完成《汉阴县公墓布局专项规划(2023-2035年)》,并将其纳入县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中严格管控。规划新建24处农村公益性公墓,总占地面积800余亩,可提供墓穴7万余座。一张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覆盖城乡、便民利民的殡葬服务设施网络蓝图正加速落地。
协同联动,移风易俗树新风。 聚焦“遗体火化、集中治丧、生态安葬”三集中目标,通过入户走访、张贴宣传栏、发布微信信息等多种渠道,高频宣传殡葬改革政策、生态节地安葬理念及公益性公墓意义,重点强调节约土地、保护生态的重要性。县级部门紧密协作,开通“绿色通道”高效解决难题,确保惠民工程落地见效,践行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;党员干部带头落实改革要求,引导群众转变观念,支持参与公墓建设,推动“入公墓、树新风”成为共识。
截至目前,汉阴县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(一期)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施工。预计2025年底,这批承载着民生期盼的工程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,将有效缓解部分区域群众“安葬难”问题,大幅减轻殡葬负担,让“逝有所安”真正惠及千家万户。
“我们将继续保持力度不减、劲头不松,真正把这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办实、办好、办出温度,用心用情守护好生命的‘最后一程’,让逝者安息,生者慰藉。”汉阴县h漫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。